我對臺灣晶創計劃的觀察與建議

2024-08-24

壹、  前言

最近政府推出晶創計畫,引起了各相關部會及產業界人士躍躍欲試。相關部會希望藉以展現政績,產業界人士則希望增加營收。所以,我也上網查了相關資訊,包括行政院資訊網。我有下列的一些觀察及建議。

 

貳、  觀察

一、     這是一個沒有先辦理產業發展策略會議,即SRB會議的國家級發展方案:過去政府要推動國家級方案,通常會先舉辦產業發展策略會議邀請各部會、產業界人士及法人研究單位共聚一堂進行討論,並建立共識,然後才形成方案,包括各部會的工作分配跟預算需求,但是這次沒有,就直接提出相關規劃,較容易掛一漏萬。

二、     這是一個沒有攻堅目標的國家級發展方案:過去政府在推動國家級發展方案都會有明確的目標跟指標。比如說當年在推動e–臺灣計劃時就提出5500萬家戶上網的指標。我在推動數位發展部組織法的時候,也提出2030年軟體產業成為兆元產業的指標。但是這個方案並沒有提出明確的攻堅目標,譬如說:我們所開發的生成式AI晶片要達到什麼水準的算力?或者是生成式AI的產業規模要佔國際市場多少比例?那將來怎麼評估本方案達成的成就呢?

三、     這是一個偏重生成式AI的發展方案:AI的發展有很多方向,為什麼這個方案要獨厚生成式AI,並沒有完整的論述,不會是單純追隨流行吧?

四、     這是一個沒有展現我國在生成式AI國際競爭優勢的發展方案:生成式AI在國際上都是軍備大賽,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跟收集大量的資料,以發展生成式AI模型,我國並沒有這樣的競爭優勢,怎麼以小國大戰略的方式找到自己發展的利基,這個方案並沒有具體的說明。

五、     這是一個偏重晶片設計與製造的發展方案,缺乏推動完整AI產業鏈的發展方案:AI產業鏈並非只有晶片設計與製造,應該包括AI研發服務業和資訊服務業等等,但這個方案並沒有明確的著墨。

六、     這是一個沒有同步推動AI社會發展的發展方案:AI不只會影響產業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發展,而且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是AI社會的發展也不單純是正面影響,有可能是負面的,譬如說侵犯數位人權,必須預先防範。

七、     這是一個沒有規劃AI Security研發的發展方案:AI一方面可以協助Security技術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衍生了新的Security議題,所以應該同步規劃研發才對。

八、     這是一個沒有提到AI法規調適或立法的發展方案:上面談到的好幾項議題都會牽涉到法規的調整或者新的立法,但是這個方案並沒有盤點哪些法規應該調整或者推動新的立法。

 

參、  建議

一、     召開專家論壇,邀請各類專家來討論,以彌補本方案未召開產業策略發展會議的缺失,一方面幫本方案設定攻堅目標,也幫臺灣規劃長期的AI發展藍圖,最後也包括在法制上應該怎麼著眼,才可更完備。

二、     重新檢視各部會的分工,以力求周延,譬如說可以加強數位發展部在推動AI軟體產業的力道。

三、     擴大與國際AI大廠的合作。

四、     鼓勵國內硬體大廠投資AI軟體產業。

五、     擴大邀請社會發展專業人士協助推動AI社會發展相關事宜。

六、     擴大邀請各大學參與本方案的推動。

七、     加速AI Security規劃的補強。

八、     加速法規調適與立法的步調。

 

肆、  結語

以上各項觀察及建議供政府部門及社會人士參考,若有錯誤之處也請指正。

 

郭耀煌(國立成功大學副校長/台灣數位永續協會理事長)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