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量子戰略-邁向量子領域領導者的五大支柱|楊政一,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科技法律研究所 跨域整合中心 專案經理

2025-10-15

壹、前言

    20241112日,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科技主權執委Henna Virkkunen在歐洲議會舉行的確認聽證會(confirmation hearing)上,強調量子技術在增強歐洲技術獨立性和競爭力方面的關鍵作用[1]

    她指出,儘管歐洲擁有頂尖的量子研究人員和研究成果,但由於成員國政策與投資方向各異,導致市場分散、資源重疊。因此,Virkkunen提議制定一項全面歐盟量子戰略,統一各方力量、匯集資源並協調成員國之間的投資。此倡議的目的在於將歐洲定位為量子創新的全球領導者,並確保在此關鍵領域的戰略自主權。

    在此背景下,歐盟執委會於202572日提出「歐盟量子戰略」(Quantum Europe Strategy),該戰略旨在透過投資計算、通訊和感測領域的基礎設施、人才和商業化,將量子技術的科學領先地位轉化為工業實力[2]

    這份戰略文件的發布,表彰歐盟試圖將重點從分散的研究轉向統一的產業部署[3],整合研究能量、產業投資與國防應用,形塑統一的歐洲量子生態系。

 

貳、歐盟量子戰略五大支柱(Five Strategic Pillars

    量子技術以疊加、糾纏與隧道效應等作為核心原理,被視為有望徹底改變金融(交易優化)、醫療(診斷與新藥開發)、能源(儲能與電網管理)、物流(供應鏈優化)、太空(導航與通訊)以及國防(感測、安全通訊與運算)等眾多領域[4]

    在量子運算方面,其能同時探索龐大的運算空間,預期將在藥物研發、材料科學以及金融建模等高度複雜的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量子感測器則具備極高精確度,能偵測過去被認為無法觀測的微小變化,進而應用於醫療診斷及自主導航。

    至於量子網路,則以建構無條件安全的通訊管道為目標,其核心原理在於量子態一經觀測便會被改變,同時亦可推動分散式量子運算的發展。此外,量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的結合,預期將在資料分析與複雜問題解決上再度躍進。

    歐盟量子戰略針對研究與創新、量子基礎建設、生態系強化、太空與軍民兩用技術、量子技能等5項領域擘劃具體方針,進一步介紹如下。

一、研究與創新[5]Research and Innovation

    歐盟提出量子歐洲研究與創新倡議(Quantum Europ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itiative),希冀整合會員國與歐盟,集中資源,避免重複,並建立規模優勢。此倡議涵蓋三個階段:探索(支持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及創新)、從實驗室到產線(投資尖端硬體、基礎設施與設計工具,促進產業化)、應用落地(推動公部門及產業的應用場景)。此外,人才吸引與培養亦是此倡議核心,以確保未來的量子產業勞動力充足。

    具體而言,歐盟計畫修訂歐洲高效能運算電腦聯合計畫[6]EuroHPC Joint Undertaking)規章,將其職權擴展至所有量子技術,並將歐洲地平線[7]Horizon Europe)的相關研究計畫整合進此架構。此外,歐盟預計於 2026 年提出《量子法》(Quantum Act),建立長期治理框架。

二、量子基礎設施[8]Quantum Infrastructures

    量子基礎設施被視為歐洲量子戰略的核心推進力。基礎設施涵蓋運算、通訊及感測三大領域,期能提供原本無法由單一國家或企業獨立承擔的高端量子平台,讓研究人員、產業與新創可進行實驗、訓練與技術開發。

    在量子運算與模擬方面,歐盟各成員國已開發多個量子運算平台,歐盟並透過相關計畫催生出多個具備潛力的技術,同時為應商創建早期市場來支持自主、主權和有競爭力的歐洲量子產業。歐洲將計畫進一步支持協調活動。

    在量子通訊方面,歐盟希望打造跨境的安全量子金鑰分配(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 QKD)網路,保障金融與公共通訊安全,並支撐未來分散式量子運算。

    在量子感測方面,歐盟正開發新一代重力儀、量子MRI及精密感測器等。這些技術可應用於地球科學、自然災害預警、醫療診斷以及國防安全。未來歐盟將進一步建構「歐洲量子感測路線圖」(Quantum Sensing Roadmap),逐步建立分散式感測網路及歐洲相關先導基礎設施。

三、強化量子生態系統[9]Strengthening the EU Quantum Ecosystem

    歐洲約有70 家量子新創與成長型企業,形成活躍但脆弱的量子生態系統。多數公司規模小、資金有限,面臨收入不穩、缺乏產業需求以及投資不足等挑戰。與美國相比,歐洲僅吸引了全球5%的私募量子投資,遠低於美國占全球50%以上。此導致部分歐洲新創可能外移或被非歐洲投資者收購,威脅智慧財產與技術主權。

    為解決此問題,歐盟提出多項措施。首先,啟動六大量子試產線(Pilot Lines),支援早期原型驗證、設計與製程開發,並逐步邁向 2030 年建立量子代工廠(Foundries)。同時,設立量子設計平台與標準路線圖,推動跨國技術互通。

    在投資面,歐盟將透過基金、歐洲投資銀行(EIB)等工具,吸引更多私募資金投入,並利用公部門採購推動量子解決方案的早期應用。

    最後,歐盟亦將推進供應鏈安全評估,強化跨國供應鏈的安全審查與自主性保護,降低對非歐洲來源的依賴,避免關鍵零件或材料的戰略脆弱性。

四、太空與軍民雙重用途潛能[10]Space and Dual-Use Potential Quantum Technologies

    量子技術具有雙重用途潛力,可同時應用於民用與軍事,對歐洲的安全與戰略自主至關重要。文件指出,若敵對國家率先突破,將可能改變軍事平衡,因此歐洲必須加快投資並確保技術可控。

    在太空領域,量子通訊技術已納入相關的太空計畫,用於衛星通訊與安全資料傳輸。歐盟未來預計測試量子慣性導航與量子時鐘,以應對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ystems, GNSS)遭干擾或欺騙的情境。未來量子電腦也將強化太空工程與宇宙探索。歐盟計畫與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共同制定「量子太空技術路線圖」(Quantum Technology Roadmap in space),以探索量子於太空領域之應用。

    在安全與國防領域,量子運算可支援作戰模擬、複雜物流優化及新材料研發;量子感測器則能提升地下結構探測、潛艦追蹤與威脅預警能力;量子通訊則保障軍事資料不受竊聽或量子攻擊威脅。這些技術將強化歐洲的戰場感知與決策優勢。

    歐盟將加強下軍民兩用和關鍵國防技術的投資機會,且自2026年開始,將啟動反向導入(spin-in)計畫,將民間企業與學術機構引入國防應用領域。

五、量子技能[11]Quantum Skills

    歐盟將於2026年設立虛擬的歐洲量子技能學院(European Quantum Skills Academy),整合教育課程、培訓機會及跨境交流,並與大學、研究機構及企業合作,推動跨學科教育與訓練。課程(學位)將涵蓋碩博士,並建立歐洲學分互認制度,促進人才流動。同時,學院將推動獎學金、教師培訓、量子知識普及,以回應歐盟長期技術人才外流(brain drain)問題。

    此外,歐盟計畫推出量子學徒試點(Quantum Apprenticeship)、回流訓練(Returnship)、研究員駐點新創等計畫,讓研究人員進入高成長企業,強化學研與產業之間的互動。未來還將設立量子人才流動計畫(Quantum Talent Mobility Programme),促進歐盟內外的人才交流與留才。

 

參、 歐盟量子戰略對我國之啟示

    歐盟量子戰略的核心價值在於將以往分散的各國研究轉向為整合的產業競爭力,並以治理架構、基礎設施、資金支持與人才培育等面向緊密整合在一個連續的循環中。

    對我國而言,這份戰略文件所揭示的循環週期方法,不僅是技術研發的路徑借鏡,同時是國家科技治理、產業政策乃至國防安全的指引。它揭示透過前瞻規劃、跨部門協作與國際連結,我國如何在未來可期的量子科技浪潮中找到自身定位,並以利基優勢貢獻全球量子生態系。



[1] Henna Virkkunen Prioritises Quantum for Europe’s Sovereignty, https://qt.eu/news/2024/2024-11-13_Henna-Virkkunen-prioritises-quantum-for-Europes-sovereignty (last visited Oct. 1, 2025).

[2] European Commission [EC], Quantum Europe Strategy, 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library/quantum-europe-strategy (last visited Oct. 1, 2025).

[3] Matt Swayne, What’s Europe’s Quantum Strategy? Breaking Down Europe’s Coordinated Plan For Global Quantum Leadership, https://thequantuminsider.com/2025/07/03/whats-europes-quantum-strategy-breaking-down-europes-coordinated-plan-for-global-quantum-leadership/ (last visited Oct. 1, 2025).

[4] Mauritz Kop, Towards a European Quantum Act: A Two-Pillar Framework for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EUROPEAN LAW, 31(1), 1, 4 (2025).

[5] 整理自:European Commission [EC], Quantum Europe Strategy: Quantum Europe in a Changing World 3-4 (2025)

[6] 歐洲高效能運算聯合計畫是歐盟、歐洲國家和私人合作夥伴共同發起的一項倡議,旨在使歐洲建立世界一流的超級運算生態系統。該計畫之進一步介紹請參考:European Commission [EC], Europea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Joint Undertaking - EuroHPC JU, 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policies/high-performance-computing-joint-undertaking (last visited Oct. 1, 2025).

[7] 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是歐盟的科學研究創新資助計畫,希冀促進協作,並強化研究與創新的影響力,以推動、支持並落實歐盟政策,同時因應全球挑戰。進一步介紹請參考:European Commission [EC], Horizon Europe, https://research-and-innovation.ec.europa.eu/funding/funding-opportunities/funding-programmes-and-open-calls/horizon-europe_en (last visited Oct. 1, 2025).

[8] 整理自:European Commission [EC], supra note 5, at 4-11.

[9] 整理自:European Commission [EC], supra note 5, at 11-15.

[10] 整理自:European Commission [EC], supra note 5, at 15-17.

[11] 整理自:European Commission [EC], supra note 5, at 17-19.